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易点通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29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指导:逻辑判断常考考点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8-3-4 10:55
  • 签到天数: 4 天

    [LV.2]偶尔看看I

    6090

    主题

    6235

    帖子

    3万

    积分

    管理员

    Rank: 9Rank: 9Rank: 9

    积分
    30095
    跳转到指定楼层
    楼主
    发表于 2014-11-29 15:58:3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       逻辑判断是国考行测的四大模块之一,在判断推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是考生之间拉开分数的重点题型,主要涉及推理类题目与论证类题目两大重点。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解推理类题目的高频考点。逻辑判断部分每年考查10道题目,其中推理类题目是每年题量在4道左右。具体如下:
      一、翻译推理
      翻译推理部分考查的是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,主要的知识点包括:逆否等价规则,摩根等价规则,二难与归谬推理,递推规则等。
      例1:在由发展中国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,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,而高储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。就目前来说,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,因此,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。
      由此可以推出( )
      A.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,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向发达国家的跨越
      B.有了高储蓄率,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
      C.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,说明储蓄率不高
      D.如果没有高储蓄率,就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转变
      【答案】D
      【考点】翻译推理-逆否等价
      【解析】对题干进行翻译:(1)向发达国家前进→大量资本支持;(2)大量资本支持→高储蓄率。根据递推规则(1)、(2)可以写成:向发达国家前进→大量资本支持→高储蓄率。(3)
      D项可翻译为:-高储蓄率→-向发达国家前进,D项否定了(3)的后件,同时否定了前件,应用了逆否等价规则为推理形式正确。因此,本题答案为D选项。A选项大量资本支持→向发达国家前进。为(1)的肯后推肯前,而否定前项与肯定后项是推不出任何必然性的结论。B选项与A选项错误相同为(2)的肯后推肯前。C选项为否前推否后。
     二、分析推理
      分析推理主要考查的是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,题干当中通常给出2组或3组信息要求考生快速把握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。对于分析推理类的题目主要的解题方法包括:排除法,最大信息法,确定信息法、假设法、列表法。
      例2:张老师将文房四宝装在一个有四层抽屉的柜子里,让学猜笔、墨、纸、砚分别在哪一层。按照笔、墨、纸、砚的顺序,小李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、二、三、四层,小王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、第三、第四和第二层,小赵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、第三、第一和第二层,而小杨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、第二、第三和第一层。张老师说,小赵一个都没有猜对,小李和小王各猜对了一个,而小杨猜对了两个。由此可以推测:
      A.第一层抽屉里装的是墨
      B.第二层抽屉里装的是纸
      C.第三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笔
      D.第四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砚
      【答案】D
      【考点】分析推理-列表法
      【解析】对于这些排列组合的问题,采用列表法求解。如下表所示:
      笔墨纸砚
      李一二三四1对3错
      王一三四二1对3错
      赵四三一二0对4错
      杨四二三一2对2错
      从全错的入手,即可能确定四宝的正确位置;小赵的猜测全错,所以从小赵的猜测入手,那么跟小赵猜测相同的即为错的,显然小杨把笔猜错了;而小杨猜对了两个,因此,只要把小杨猜测中,笔和墨纸砚三个当中错误的那个调换,就是正确的顺序。二、三不可能同时对,因为如果同对导致小李也有两个猜测正确与题干矛盾,因此砚在一层,D选项砚不可能在四层入选。因此,笔只能与墨或者与纸调换顺序,而与墨调换顺序,将导致小王一个都没有猜对,因此,正确的顺序是:在小杨的猜测中,将笔与纸调换顺序,即笔墨纸砚分别在三、二、四、一层。因此,本题答案为D选项。
      以上是为广大考生梳理的逻辑判断推理类题目的高频考点,希望对各位考生继续认真钻研,做到举一反三、触类旁通,将此类题型完全掌握。
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易点通 ( 湘ICP备2021013434号

    论 坛 声 明 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从互联网各大论坛,网盘收集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。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相关资源存储、也不参与其录制、上传等服务。若本站收录的内容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与1131272156@qq.com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!谢谢!

    GMT+8, 2024-6-11 10:27 , Processed in 0.518345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   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