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易点通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36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指导:片段阅读词句理解必看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8-3-4 10:55
  • 签到天数: 4 天

    [LV.2]偶尔看看I

    6090

    主题

    6235

    帖子

    3万

    积分

    管理员

    Rank: 9Rank: 9Rank: 9

    积分
    30095
    跳转到指定楼层
    楼主
    发表于 2014-11-20 22:19:4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      词句理解型题目是公务员考试片断阅读中的一类特殊题型。它考查的是考生对文段中含有特定意义的词语、句子的理解。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,所考查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往往是引申义,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告诉考生,这时必须将词语或句子放至整个文段中,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分析。

      一、语境分析法

      从语境角度去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,要学会联系上下文、联想文段背景、把握标点提示。

      (1)联系上下文

      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,所考查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常常是对其本身的含义进行引申,或是临时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含义,这时必须通过将词语或句子放至整个文段中,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分析。

      (2)联想文段背景

      每一个文段都有自己的写作背景,因此在解答词句理解型题目时,可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来判断词语或句子的含义,也就是所谓的“由事及义的联想”。“事”是与词句理解相关的种种事实,了解这些事实有助于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。

      (3)把握标点提示

      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,有些标点本身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,能够指引我们在文段中找到词语或句子的准确含义。冒号、破折号在句中一般起注释作用,其后的内容是解释说明的内容。因此,若在所考查的词句后面出现了冒号、破折号等标点符号,要加以重视。

      【例1】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,联想起于习惯,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,熟路抵抗力最低,引诱性最大,一人走过,人人就都跟着走,越走就越平滑俗滥,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,字被人用得太滥,也是如此。

      文中“流弊”具体指的是( )。

      A.像走熟路那样使用联想 B.误用联想意义

      C.用字太俗滥 D.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

      【解析】:本题答案为D。“流弊”指相沿下来的弊端。题目问“流弊”的具体所指,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。文段说的是联想起于习惯,而习惯喜欢走熟路,而熟路走的人多,越走越平滑俗滥,从而导致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。由此可知,文中“流弊”具体指的是“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”,即选项D。A项“像走熟路那样使用联想”比较空泛,没有点明“流弊”。B项在文中的位置是在“流弊”之前,是“流弊”产生的原因,不是所指内容。C项,由“字被人用得太滥,也是如此”可知,“用字太俗滥”是举的例子。

      二、修辞提示法

      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,有些词语或句子会运用修辞手法,这时在理解词句含义时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来分析,对解题助益良多。

      词句理解六辞格,喻象反双借与对。

      比喻关键找本体,象征则要看对象。

      如果理解反语意,褒贬互换要记牢。

      双关你要想一想,到底它双的是啥?

      借代种类有很多,抽象意义最常考。

      对比要比比变化,还可已知推未知。

      【例2】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,有的是无中生有,有的是空穴来风,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。

      文中“空穴来风”的意思是( )。

      A.有洞穴没有风进来,比喻无原由的事

      B.有洞穴就有风进来,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

      C.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,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

      D.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,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

      【解析】:本题答案为B。很多考生望文生义,容易错选A。但如果能从修辞手法入手,即使不知道“空穴来风”的意思,也可以选出正确答案。由“各种”、“有的……有的……”以及“分辨”可知,原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,也就是说两个“有的”为矛盾对立的双方。由此可推断出:“空穴来风”的意思与“无中生有”相反。而“无中生有”的意思很好理解,即把没有的说成有,凭空捏造,毫无原由。四个选项中与此意思相反的只有B。

      三、层次划分法

      从句子结构入手分析,主要针对的是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题目。所谓从句子结构入手分析也就是常说的划分句子层次。一般而言,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,划分句子层次只要抓主干(主谓宾)即可。

     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题目不需要仔细划分句子层次,只需理清各分句间的关系,就可以迅速得出答案。

      【例3】最初的人类,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,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,漂泊到一个地方,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。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,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。

      对文中“过渡阶段”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( )。

      A.人类为了寻找食物,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

      B.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,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

      C.漂泊到什么地方,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

      D.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

      【解析】:本题答案为D。“过渡阶段”所在原句为“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,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”,删掉用作修饰的词语,剩下的主干为“居住方式视作过渡阶段”,由此可快速锁定答案为D。

      解答词语在文段中的含义需要根据特定语境,因此考生可以根据上下文,确定正确选项。

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易点通 ( 湘ICP备2021013434号

    论 坛 声 明 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从互联网各大论坛,网盘收集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。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相关资源存储、也不参与其录制、上传等服务。若本站收录的内容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与1131272156@qq.com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!谢谢!

    GMT+8, 2024-6-2 08:06 , Processed in 2.163484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   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